加沙停火破裂、俄烏僵局持續,地緣政治風險或繼續推高油價
2025-08-01 15:33:58

特朗普的談判風格:依賴個人關係與經濟施壓
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才開始不久,但有前官員和政府外的專家表示,這位總統的談判風格已形成一種定式。這種定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特朗普與世界各國領導人的個人關係,以及在他受挫時轉而進行威脅,經濟施壓,甚至動用武力。這種定式也反映出,他對旨在解決世界上最激烈衝突所需要的漫長談判缺乏耐心,轉而專注於“努力”促成停火。
曾在共和黨與民主黨政府中都擔任過處理中東和平事務的高級官員丹尼斯·羅斯説:“促成停火和休戰與結束戰爭之間是有區別的。”他説,“前者是停止戰鬥,後者是處理衝突的根源,並達成解決分歧的協議,或者至少要讓雙方調整思路,達成一種臨時共存的模式。”
與前任拜登的對比
特朗普的前任喬·拜登在處理俄羅斯和以色列問題時也招致了諸多批評。前總統拜登曾幫助建立了一個聯盟來武裝和保衞烏克蘭,但他從未與普京接觸過,也未能説服莫斯科停止步步為營的攻勢。在中東問題上,民主黨內部對拜登支持以色列的做法存在分歧,這使得他能夠維持對加沙的部分援助,但未能促成哈馬斯扣押的所有人質獲釋,也未能實現長期停火。
部分外交成果:區域性衝突的暫時平息
特朗普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他利用經濟施壓平息了柬埔寨和泰國之間的邊境衝突,幕僚們稱,他還進行了密集的電話外交,以避免兩個核大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升級。
“我們促成了很多停火。如果不是我,現在就會有六場大戰在打。印度會和巴基斯坦打起來,”特朗普本週在蘇格蘭訪問期間説。
烏克蘭問題:施壓與不確定性並存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一再承諾會迅速結束烏克蘭的戰事。這場戰爭始於2014年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和對烏克蘭東部的襲擊,然後在三年前擴大為全面入侵。
近日,特朗普警告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稱戰鬥必須在8月8日前結束,否則美國將對俄羅斯的主要貿易伙伴徵收高額新關税並實施制裁,以此作為經濟懲罰。
特朗普週四(7月31日)表示,他將派遣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在訪問以色列後前往俄羅斯。“我認為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令人作嘔,”特朗普在談到俄羅斯最近對烏克蘭發動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時説。近幾周來,普京加強了此類襲擊。“我不知道這是否會起作用,但我們打算這麼做,”他在談及旨在打擊俄羅斯經濟的經濟措施時説。
特朗普本週威脅要對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的國家(比如印度)徵收高額關税,以試圖改變普京的盤算。特朗普還同意美國可以向歐洲國家出售“愛國者”反導系統和其他武器系統,這樣歐洲國家就可以拿出它們自己的庫存武器來援助基輔。但特朗普有時也流露出想對這場衝突撒手不管的想法,使得就連他最堅定的盟友也看不明白,白宮準備對俄羅斯採取多強硬的立場。
加沙問題:停火努力擱淺,戰略缺失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7月31日會晤到訪的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以色列媒體隨後報道稱,以方認為加沙地帶停火談判瀕臨破裂,正考慮擴大軍事行動,實現加沙地帶“非軍事化”。內塔尼亞胡與威特科夫談了將近三個小時。一名以方高級官員告訴《今日以色列報》、“新消息”網站等希伯來語媒體,鑑於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立場和停火談判瀕於失敗,以美雙方同意,不再尋求就短期停火、部分被扣押人員獲釋達成協議,而是改為尋求一項全面方案,即解除哈馬斯武裝、實現加沙地帶“非軍事化”並使所有被扣押人員獲釋。該官員還稱,哈馬斯方面已“切斷聯絡”。
上任六個月以來,特朗普為促成加沙停火所做的再三努力均已擱淺。同時擔任中東特使的威特科夫計劃在結束以色列的會晤後,於週五(8月1日)訪問加沙,以應對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特朗普本週早些時候曾表示,這場危機已導致“真正的飢餓”。一個由聯合國支持的組織稱,加沙地帶正在經歷饑荒,但以色列官員對此予以否認。
在加沙問題上,一個主要問題是白宮是否有一個更廣泛的戰略來實現並確保持久的和平。威特科夫曾在總統職權的交接過渡期間協助拜登政府達成一項協議,按照方案將促使哈馬斯釋放近40名人質,並且協議裏指責激進組織哈馬斯造成了之後的僵局。但特朗普將加沙人口遷移到其他國家的想法,對阿拉伯國家和加沙地帶的200萬居民來説仍然是行不通的。白宮也沒有詳細的實施計劃,即一旦實現和平,加沙將如何治理,以及如果哈馬斯被趕走,將由哪支阿拉伯或國際部隊來保障安全。
其他地區的外交動作
這只是特朗普在中東面臨的外交問題之一。他在競選期間曾表示,他可以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來遏制伊朗的核計劃。但在經過兩個月的外交斡旋後,他轉而採取空襲措施,並加入了以色列旨在挫敗德黑蘭核計劃的軍事行動。儘管白宮表示仍準備與伊朗進行直接對話,但德黑蘭方面堅稱,絕不會同意特朗普的核心要求,即伊朗放棄濃縮鈾;伊朗要製造核彈就會需要濃縮鈾。
在其他地區,特朗普政府促成了一項盧旺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之間的和平協議,旨在結束剛果東部長達數年的戰事。特朗普政府還在大力推動結束目前仍在繼續的蘇丹內戰,這場衝突已引發廣泛的種族清洗運動,並助長了世界上最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之一。在拜登執政期間,旨在結束相關戰爭的外交努力最終無果而終。
印巴停火:被視為突出成就但根基未穩
特朗普的盟友們表示,特朗普在5月份推動印度和巴基斯坦停戰,可能是他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此舉阻止了兩個擁核國家之間不斷升級的衝突。
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負責美國與南亞和中亞關係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高級官員麗莎·柯蒂斯説:“每當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開始相互開火時,這絕對屬於美國的事務範疇。美國介入是正確之舉。”然而,印巴局勢依然動盪,導致戰鬥爆發的根本性緊張關係依然存在,即圍繞印度對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控制權的爭議,以及印度對巴基斯坦支持恐怖分子的指控。
關税施壓的典型案例:泰國與柬埔寨衝突
或許,最能清楚表明特朗普如何在和談中揮舞關税大棒的例子,是7月份泰國和柬埔寨之間的衝突。特朗普的助手們説,總統曾威脅稱,如果泰國和柬埔寨不停止戰鬥,他將叫停旨在避免對兩國大幅加徵關税的談判。由於停火協議得到維持,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在週四表示,美國已與泰國和柬埔寨達成貿易協議,但未透露具體細節。
對原油價格的影響:
中東局勢,加沙與伊朗問題:加沙停火談判破裂、以色列考慮擴大軍事行動,可能引發中東地區局勢升級,而中東作為全球主要石油產區,局勢動盪易引發市場對石油供應中斷的擔憂,推高油價;此外,美國對伊朗核計劃的強硬立場(如空襲行動)若升級,可能影響伊朗石油出口,進一步擾動全球原油供應平衡。、
俄烏衝突的不確定性:特朗普對烏克蘭衝突的態度搖擺(時而施壓俄羅斯、時而流露撒手不管的想法),若衝突長期化或升級,可能影響俄羅斯石油出口(如制裁加碼),對油價形成支撐,同時歐洲能源自主需求可能提振原油替代需求,則會壓制油價,同時若局勢緩和,能源貿易限制放鬆也會壓制油價。
美國與盟友的經濟互動:特朗普頻繁使用關税施壓(如威脅對俄羅斯貿易伙伴加税),可能間接影響全球貿易流通效率,增加石油運輸及交易成本;此外,美國與巴基斯坦的能源合作(聯合開發石油儲備)若落地,或對區域原油供應格局產生長期影響,打壓油價。
綜合來看
當前地緣政治格局下,油價短期更易受中東與俄烏局勢的“風險溢價”主導,加沙停火談判破裂可能引發的軍事升級、美國對伊朗核計劃的強硬姿態,以及俄烏衝突的不確定性,均可能強化市場對原油供應中斷的擔憂,推動油價震盪上行;而若特朗普政府對沖突的干預持續呈現“短期施壓、缺乏長期戰略”的特點,地緣風險的反覆性或使油價維持高波動狀態,難以形成明確的趨勢性下跌。當前地緣政治動態下,油價短期受中東(加沙、伊朗)和俄烏衝突的風險溢價影響較大,更易呈現震盪上行態勢,且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短期性與不確定性將加劇油價波動。
北京時間15:32,美原油現報69.25美元/桶。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