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料任日本新首相,兩黨達成聯合執政協議,日元要大跌?
2025-10-21 10:41:37

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今日(21日)上午,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石破內閣集體辭職。當地時間21日下午(北京時間21日中午),日本國會眾議院及參議院將舉行首相指名選舉。鑑於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已就聯合執政達成協議,且在野黨方面沒有形成統一的候選人,本月初接替石破茂出任自民黨黨首的高市早苗大概率將出任日本新一任首相,並組建內閣。
兩黨領袖表態:攜手推動改革
在週一簽署儀式上,日經報道高市説,作為志在實現共同國家願景的夥伴,我熱切期待與諸位攜手鞏固日本經濟根基,將這片國土打造成能夠無愧託付給下一代的模樣。
日本維新黨黨首、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表示,正是他讓她的首相之位成為可能。他週一早些時候表示:“作為改革派政黨,我們同樣渴望推進迄今倡導的改革並改善日本。”週一上午已與高市通話並告知:“我們同意組建聯合政府。讓我們攜手推動日本前進。”
在野黨整合失敗,聯盟獲得關鍵支持
在自民黨聯合執政的中右翼盟友的進一步支持下,高市早苗被認為最有可能在這場競選中獲得最多支持。《日經新聞》報道,由於日本維新會決定支持自民黨資深政客,三個在野黨試圖聯合推舉單一候選人的計劃以失敗告終。
吉村表示,目前該黨將在不擔任內閣職務的情況下從外部支持內閣。
吉村表示:“聯合政府本質上是由執政黨及其內閣組成的集體,我們的目標是作為聯合政府的一部分在立法機構發揮影響力。”
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單獨在國會參眾兩院均未獲得多數席位,但仍以微弱差距接近過半:在眾議院465個席位中兩黨共佔231席,在參議院248個席位中則擁有120席。
然而,若能將議會中其他小型政治團體納入聯盟,他們仍可取得多數席位,從而更輕鬆地通過法案和預算。自民黨已向右翼民粹政黨“參政黨”及其他小型政治力量拋出橄欖枝。
高市早苗表示兩黨聯盟將成為執政基礎。“我們將與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徹底協調政策,負責任地提交國會審議。此後,由於存在理念相近的在野黨,我們將呼籲廣泛參與並逐一細緻打磨法案。”
日本維新會成員將在週二舉行的國會首相選舉中投票給高市早苗,此前現任首相石破茂及其內閣將集體辭職。高市將在同一天組建內閣。
新首相的選舉將在議會兩院分別進行投票。若首輪投票中無人在任一議院獲得多數支持,則得票數最高的兩位候選人將進入決勝輪。若兩院最終結果不同,以下議院的決定為準。
政策共識與爭議並存:改革領域廣泛覆蓋
在週一的協議中,日本創新組織在要求改革的12個政策領域中,已在多數領域獲得“近乎全數同意”。據該黨共同領袖藤田文武稱,各項政策涵蓋範圍廣泛——從社會保障改革到建立“第二首都”以將部分政府和經濟職能遷出東京。
藤田在與黨內同僚週一舉行會議後向記者表示:“作為聯盟繼續前行——儘管我們將直率表達不滿,但我們要承諾以夥伴關係攜手共進,堅定完成我們為日本復興共同達成的目標。”
協議規定,新政府將設立政府效能局,全面審查税收優惠和補貼政策,並取消被視為無效的措施。
日本維新會提出的削減國會議員數量的要求——該黨稱這是“改革的入口”——也以書面形式寫入了協議。協議稱,各黨“將在即將召開的國會期間力爭實現眾議院席位減少10%”。但該提議已引發各政黨間的政治漣漪。
但藤田表示,雙方在“免徵食品8%消費税兩年”和“禁止企業及團體政治捐款”兩項政策上仍存分歧。兩黨將成立黨內協商機構繼續推進政策討論。
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的合作,是在其長期盟友公明黨宣佈結束26年執政聯盟關係、導致日本政壇陷入動盪後達成的。這一決定引發各黨派激烈博弈,各方爭相組建新政府以接替自民黨石破茂領導的內閣。
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均屬保守派,兩黨在憲法改革等部分政策重點上立場一致,例如都強調通過男性繼承維持皇室血脈的重要性。
短期施政重點與對日元影響
短期內,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將制定法律削減汽油附加税,並通過補充預算以在國會會議期間實施應對物價上漲的措施。該措施將於週二晚些時候開始,持續到12月中旬。
雙方還同意加強日本的情報能力,具體措施包括將現有內閣情報辦公室升級以賦予其更多權限,以及設立一個對外情報機構。
高市説:“該協議包含了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等各方之前達成一致的內容。我認為這個聯合政府對於有力推動日本政治前進至關重要。”
高市早苗出任首相併組建聯合政府,預示着日本將加倍下注於“安倍經濟學”式的政策組合。這一前景在中短期內對日元構成顯著下行壓力,為美元兑日元的上漲提供了動力,市場初期的樂觀情緒(如日經指數大漲)掩蓋了深層結構性利空。週二美元兑日元延續前兩個交易日漲勢,漲幅約0.2%。

(美元兑日元日線圖,)
市場應關注其具體政策方案的出台,以及日本央行在政府壓力下的應對,同時警惕匯率過度波動可能引發的官方干預。
北京時間10:41,美元兑日元交投於151.06/07。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