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 快訊詳情
2025-07-30 17:37:30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指出,堪察加東岸遠海海域發生強烈地震引發海嘯,不會對我國沿海造成災害性影響。2025年7月30日7時24分(北京時間),堪察加東岸遠海海域發生強烈地震,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佈了海嘯黃色預警。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海嘯預報室副主任王培濤對新華社記者説,海嘯黃色預警發佈標準是“受地震或其他因素影響,產生0.3米(含)至1米的海嘯波幅”,此次預計我國大陸沿海產生的海嘯波幅為0.3米,不會對沿海地區造成災害性影響。考慮到颱風“竹節草”登陸可能產生疊加影響,按標準發佈了黃色預警。 王培濤説,根據最新監測結果分析,此次地震已經引發海嘯。其中,美國中途島站監測到1米的海嘯波,21416浮標監測到0.9米的海嘯波,日本大船渡站監測到0.4米的海嘯波,預計可能對我國台北東、屏東西、屏東東、台東南、台東北、花蓮和宜蘭沿岸造成一定影響。 據此,預警中心繼續針對我國台灣東部沿岸發佈海嘯黃色預警,同時解除浙江、上海沿岸的海嘯黃色警報。 據介紹,由於天然島鏈屏障,太平洋島嶼和暗礁能有效消耗海嘯能量,大幅削弱太平洋海底地震海嘯對我國沿海地區的衝擊。同時東海、黃海屬於寬廣的大陸架海域,淺水地形加速海嘯波能量衰減,使其難以形成破壞性高浪。我國近海地震多為平移斷層,極少發生垂直錯動,不易引發海底地形突變。歷史記錄顯示,我國近海地震震級普遍較低(8級以上罕見)且震源較深,進一步降低了海嘯風險。 王培濤説,這並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輕心,特別是在台風季,對疊加影響要高度重視,海洋災害防治寧可“十防九空”,也要做到有備無虞。(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