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高位震盪等待宏觀指引,智利減產預期與需求回暖形成支撐
2025-08-14 20:26:51

宏觀迷霧壓制風險偏好
當前銅市的核心矛盾在於,強供應端支撐與弱宏觀預期的博弈。丹麥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指出:"市場正在等待烏克蘭談判、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以及美聯儲7月會議紀要的明確信號。在獲得更多線索前,銅價大概率維持9500-9900美元的區間震盪。"這一觀點得到多數機構認同——儘管銅價具備上行動能,但突破當前區間需要更清晰的宏觀催化劑。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政策路徑仍是懸在商品市場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北京時間8月22日召開的傑克遜霍爾年會可能釋放利率政策新動向,而8月15日公佈的7月FOMC會議紀要或將強化市場對貨幣政策拐點的預判。若美聯儲維持鷹派立場,美元走強可能階段性壓制銅價;反之則可能成為突破區間的導火索。
供應端擾動提供底部支撐
基本面方面,全球最大產銅國智利傳來實質性利多。該國銅業委員會最新將2025年產量增速預期從5月的3%大幅下調至1.5%,這一調整相當於減少約8萬噸的預期供應量。考慮到智利佔全球銅礦供應28%的份額,此變化可能扭轉此前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擔憂。
需求側同樣出現積極信號。知名機構ANZ分析師指出,8月15日即將公佈的中國7月工業增加值、零售銷售等數據可能展現經濟韌性。儘管外部環境複雜,但電網投資加速與新能源車產量持續攀升,正為銅消費提供結構性支撐。上海保税區庫存連續三週下降至9.8萬噸,較年內高點回落23%,印證實際需求正在消化顯性庫存。
機構觀點分歧顯現
對於後市走向,機構間存在微妙分歧。摩根大通在最新報告中強調,當前銅價已部分反映供應收緊預期,進一步上行需要地產鏈復甦或美國軟着陸數據的驗證。而高盛大宗商品團隊則認為,智利減產與能源轉型的長期需求將推動銅價在四季度測試10200美元關口,但短期需警惕"宏觀情緒與基本面背離帶來的波動風險"。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