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差18票!法国勒科尔尼政府侥幸留任,预算谈判与养老金困局才刚开始
2025-10-16 21:42:03
不信任投票的雏形源于英国“议会主权”原则下的“责任政府”制度。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尤其是下议院)逐步掌握财政权,政府(内阁)需依赖议会多数支持才能推行政策——若议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重要法案(如预算案),或明确通过决议反对政府施政,就意味着政府失去议会信任,需主动辞职或提请君主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早期并无明确的“不信任投票”程序,更多是通过“否决关键法案”间接体现不信任;19世纪后,随着政党政治成熟,明确的“不信任动议”投票程序逐渐定型,成为议会制衡内阁的直接工具。
现代议会制国家的不信任投票已形成标准化流程,其核心是“触发-投票-后果”的闭环,同时深刻影响政局稳定性与市场预期(这对金融交易尤为关键)。
通常由议会中的反对党发起,针对政府的施政失误、政策分歧或政治丑闻。常见触发场景包括:政府预算案未通过、关键政策(如养老金改革、税收政策)遭议会反对、政府存在失职或腐败争议。

这是法国政治大戏的又一篇章——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挺过议会的两次不信任投票。法国政治危机对欧元区主权债市几乎未造成扰动,因投资者认为,若不启动提前大选,法国国债不存在抛售逻辑。
但分析师指出,法国总理通过将养老金改革搁置至2027年后,虽成功遏制危机的急剧升级,却也导致公共财政管控工作的复杂度显著上升。
法国总理挺过不信任投票后,面临艰巨预算谈判
法国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于周四挺过议会的两次不信任投票,为其新组建仅数日的政府赢得短暂喘息窗口,同时获得提交2026年预算案的契机。
勒科尔尼此次过关付出了高昂代价。本周早些时候,为获取法国社会党在严重分裂的国民议会中的关键支持,他已承诺暂停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总统推行的争议性养老金改革。
尽管周四获得“救命缓冲”,但这些不信任动议仍凸显出马克龙政府在其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任期过半时的脆弱处境。
反对党社会党要求更多让步
社会党此前明确表示,若勒科尔尼的紧缩预算未能满足该党提出的更多让步诉求,将投票推动政府下台。
极左翼与极右翼反对势力则将政府此次胜选描述为“暂时的缓期执行”。极左翼议员、国民议会(下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埃里克·科克雷尔在X平台发文称:“勒科尔尼政府已是苟延残喘,预算博弈现已正式开启。
”科克雷尔所属的极左翼“不屈法国党”提出的不信任动议获271票,距推翻这届仅成立四天的政府所需的289票仅差18票。
玛丽娜·勒庞领导的极右翼“国民联盟”(RN)提出的第二项不信任动议,则以更大差距未能通过。
马克龙的国内政治遗产逐步消散
当前法国公共财政已处于高危状态,勒科尔尼将养老金改革提上废除议程,此举可能彻底终结马克龙的核心经济遗产之一,令这位任职八年的总统在国内政绩层面几乎无亮点可言。
若勒科尔尼在任一投票中失利,其本人及内阁成员需立即辞职,马克龙也将面临启动议会提前大选的巨大压力,这将使法国陷入更深层的危机。
国民联盟主席若尔当·巴尔德拉在X平台表示:“今日,一个通过政治交易拼凑的多数派虽保住自身职位,却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接连两轮投票结束后,法国债市保持稳定,因政府胜选结果已在投资者预期之内。
勒科尔尼面临艰巨的预算谈判
勒科尔尼当前需在议会中推进为期数周的艰巨谈判,以促成精简版2026年预算案通过,而在此期间,其政府随时可能倒台。
议会财政委员会的相关辩论将于周一启动。国民议会议长、马克龙的盟友亚埃尔·布劳恩-皮韦指出,周四的投票表明,议会中存在支持敲定预算案的多数力量。
她向记者表示:“法国民众需知晓,我们全力推进相关工作,正是为了敲定预算案——这对国家未来至关重要。”
在养老金问题上取得让步后,社会党已将目标锁定在2026年预算案中加入“亿万富豪税”条款,这一举措充分暴露了勒科尔尼在谈判中的弱势地位。
勒科尔尼的预算草案提议节省超300亿欧元(约合349.6亿美元)开支,并将法国高企的赤字率从今年预计的5.4%降至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7%。
社会党议员洛朗·博梅尔在议会发言时称:“我方今日决定不投票推翻政府,绝非达成协议,我们未作出任何承诺。”
总结,养老金体系改革是法国政治的“致命短板”
法国正处于数十年来最严峻的政治危机中:一届又一届的少数派政府试图在态度强硬的立法机构中推进减赤预算案,但该立法机构已分裂为三个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阵营。
自1982年社会党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将退休年龄从65岁降至60岁以来,改革法国优厚的养老金体系便一直是法国政治的“致命短板”。
目前,法国的平均实际退休年龄仅为60.7岁,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为64.4岁。
法国养老金制度的这些问题,本质是“高福利承诺与低财政支撑”“短期政治利益与长期经济可持续”的深层矛盾。
其“致命性”不仅在于制度本身的失衡,更在于它已成为政治危机的“触发器”和公共财政的“消耗源”——只要改革无法推进,财政压力就会持续累积,而政治博弈又会不断放大这一矛盾,最终对法国主权信用、债市稳定性乃至欧元区经济预期产生长期影响。
-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仅提供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其他需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