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複雜經濟數據與特朗普關税,美聯儲預計維持利率不變
2025-07-29 00:26:29

美聯儲政策決定與內部爭論
雖然美聯儲在本週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預計將維持利率不變,但內部可能出現激烈爭論。兩位由特朗普任命的聯邦儲備委員會成員——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可能投下支持降息25個基點的異議票,這將是1993年以來首次出現兩位美聯儲理事同時提出異議。
沃勒和鮑曼擔憂勞動力市場惡化,認為降息可刺激就業增長。然而,多數決策者認為當前4.1%的失業率接近充分就業水平,支持維持利率不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7月15日講話中強調,降息需基於更明確的通脹和就業趨勢,以避免過早行動引發通脹反彈。
沃勒被認為是鮑威爾可能的繼任者,他指出6月私營部門新增就業僅佔總就業增長(14.7萬)的一半,且數據可能高估實際增長。鮑曼同樣擔憂企業可能因信貸條件收緊而裁員。野村證券預測,這一“雙重反對”將是1993年以來首次。
特朗普關税政策加劇通脹壓力
美聯儲決策者普遍擔憂特朗普的關税政策可能阻礙通脹率迴歸2%的目標。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佈對貿易伙伴實施10%的“最低基準關税”,並對部分國家加徵高達34%的關税,導致4月7日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出現“黑色星期一”。
儘管美國與日本達成15%關税貿易協議,並與歐盟談判取得類似税率進展,整體關税水平低於預期,但美國關税已達90年來最高。
6月,傢俱和服裝等商品價格飆升推動消費者通脹率達到年化3.5%,為2025年2月以來最高。芝加哥聯儲主席奧斯汀·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警告,快速上漲的價格可能“嚇壞”家庭,引發通脹螺旋。鮑威爾則表示,這只是多種可能情景之一,需更多數據驗證。
4月,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税”行政令,引發全球市場震盪。5月,美國聯邦法院裁定特朗普全面關税措施部分越權,限制其政策執行力度。6月,中國商務部與美國達成貿易框架協議,放鬆稀土出口管制並取消部分對美商品限制,緩解貿易緊張局勢。這些事件進一步複雜化了美聯儲的政策制定。
經濟數據喜憂參半
美國商務部預計7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名義GDP首次突破30萬億美元,經濟活動加速。然而,這一增長主要由企業為應對特朗普關税提前囤貨推動,掩蓋了經濟基本面的疲軟。
EY-Parthenon首席經濟學家格雷戈裏·達科(GregoryDaco)指出,關税成本壓力、政策不確定性、移民限制和高利率正抑制就業、商業投資和家庭消費。消費支出(佔經濟產出三分之二)表現穩健,6月零售銷售超預期增長2.1%。JPMorgan ChaseInstitute數據顯示,家庭現金儲備雖同比下降,但整體狀況好於預期。
美聯儲數據顯示,銀行對消費者和企業的信貸額自2023年以來首次同比增長,達拉斯聯儲調查顯示5月末以來貸款需求上升,預計持續到年底。製造業產出第二季度增長2.1%,低於第一季度的3.7%,但企業資源利用率從5月的77.5%升至6月的77.6%。
然而,6月非國防資本貨物訂單意外下降0.7%,顯示企業投資謹慎。就業增長放緩,僅少數服務行業(如醫療和零售)支撐招聘,找工作難度增加,半數領取失業救濟者失業時間超過兩個半月。住房和建築行業受30年固定抵押貸款利率(接近7%)拖累,新建住宅開工量創2024年7月以來最低,建築支出連續九個月下降,為2007-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長。
花旗經濟學家指出,疲弱的住房需求表明利率仍具限制性,勞動力市場疲軟和高不確定性進一步壓制需求。
高盛分析師預計,關税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在2025年下半年進一步顯現,6月企業信心指數(NFIB)降至2023年以來最低,反映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特朗普與美聯儲的緊張關係
特朗普多次要求美聯儲降息,4月稱關税影響超預期,但鮑威爾堅持觀望立場。5月7日,美聯儲連續第三次維持利率不變,鮑威爾強調關税政策的不確定性。沃勒和鮑曼認為關税對通脹的長期影響有限,更擔憂勞動力市場惡化。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Susan Collins)則表示,近期價格漲幅温和,關税對通脹的推動可能低於預期。
特朗普近期在華盛頓與美聯儲會面時再次施壓要求降息,但表示無意在鮑威爾任期(2026年5月結束)前解職他。沃勒和鮑曼的降息主張與特朗普的經濟計劃(如減税和放松管制)部分契合,但多數FOMC成員仍傾向謹慎。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