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月非農爆冷後,為何英鎊大漲卻遭歐元“碾壓”?
2025-08-04 17:17:49

降息計劃:英鎊弱於歐元的導火索
英國央行計劃於週四(8月4日)進行本輪第五次降息,在6月CPI仍達3.6%(高於2%目標)但就業市場顯著降温的背景下,擬將基準利率從4.25%下調25個基點至4.00%。由於經濟增長疲軟——2025年一季度因美國企業提前備貨帶來的出口提振效應消退後,二季度增速顯著放緩,失業率預計繼續上升;政策權衡上,儘管通脹粘性較強,但多數決策者認為過快維持高利率可能加劇就業流失,導致通脹長期低於2%目標。
外部風險削弱英鎊基本面
外部風險與長期挑戰顯著:儘管英美達成關税協議,但中國、印度等國關税水平不明朗,可能通過供應鏈擾動英國通脹和增長;2025年底預算案可能加税,疊加貿易不確定性,進一步抑制投資和招聘,削弱英鎊的基本面。
三重壓力下的英鎊貶值或成常態
中期趨勢中,經濟疲軟、政策分歧與外部衝擊形成三重貶值壓力。若通脹粘性未減而經濟低迷,市場可能質疑政策有效性,加速英鎊下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分裂投票(如5-2-2或7-1-1)可能模糊信號、放大波動,若降息步伐快於預期(如四季度再降25基點),英鎊走弱將成常態。此外,美國對其他經濟體加徵關税可能推高英國進口成本,加劇輸入性通脹,讓央行在“降息穩增長”與“抗通脹”間更難平衡,進一步拖累英鎊;全球貿易摩擦和地緣衝突升温時,美元避險需求上升和近期歐元的崛起也會間接打壓英鎊。
機構與技術面共識:英鎊下行空間明確
機構預測與技術面同樣指向貶值:摩根士丹利等認為,經濟疲軟疊加持續降息,年底前英鎊兑美元可能跌至1.27-1.30;荷蘭國際集團(ING)指出,若英國央行進一步打開寬鬆大門,英鎊可能貶至1.20-1.25;技術面上,跌破1.320關鍵支撐可能觸發程序化拋售,加速下行。
綜上,儘管短期或因通脹超預期回落、貿易局勢緩或使英鎊出現反彈,但英國央行降息計劃、經濟疲軟、利差擴大、外部風險等多重因素,決定了英鎊面臨貶值風險,這一壓力中短期內難有根本改觀。

鎊美日線圖,來源:易匯通
北京時間17:06,英鎊兑美元現報1.3282/83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