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為何對特朗普關税消息“麻木不仁”?揭秘股市脱敏的背後真相
2025-08-14 14:12:15

特朗普的“社交媒體魔力”與市場狂熱
自特朗普重掌白宮以來,他的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成為了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相比於傳統的政府或企業公告,特朗普的動態往往在交易時段內毫無徵兆地發佈,堪稱市場的“不定時炸彈”。以今年4月9日的“解放日”關税推遲為例,標普500指數在消息發佈後盤中暴漲11%,相當於普通年份一整年的回報率。這種戲劇性的市場反應,幾乎讓猜測特朗普下一條動態的內容成為了2025年最“穩妥”的賺錢之道,甚至比追逐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迷因股還要管用。
特朗普上台後迅速對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中國出口的芬太尼相關產品加徵關税,隨後又多次推遲實施,導致市場波動成為常態。數據顯示,今年2月至5月,標普500指數在重大關税消息發佈時的日均波幅高達2.8%,約為歷史日均波幅的七倍。這種高頻、高幅度的震盪讓投資者既興奮又疲憊,也為市場後來的“脱敏”埋下了伏筆。
市場為何不再“聞風起舞”?
關税成為新常態
當地時間週一午後,特朗普宣佈再次推遲對中國的高額關税,市場的反應卻令人意外:股市跌幅不僅沒有收窄,反而略有擴大。更令人詫異的是,利用期權對沖股市波動的成本在週二降至2025年最低點。這與幾個月前市場對關税消息的劇烈反應形成了鮮明對比。究竟是什麼讓市場對特朗普的動態變得“麻木”?
首先,這並不是簡單的“狼來了”效應。儘管特朗普的關税政策反覆無常,但許多關税措施已經落地實施。根據耶魯預算實驗室的最新數據,美國當前的平均關税水平已達到18.6%,為1933年以來的最高值。投資者已經開始適應這一高關税環境,對部分股票進行懲罰性拋售,同時對其他受益於關税保護的股票給予獎勵。然而,整體市場依然維持在歷史高位,標普500指數的表現甚至被視為總統執政能力的“非官方成績單”。
談判策略的“套路化”
市場的冷淡反應還可能源於投資者對特朗普策略的洞察。許多人開始將每次關税消息的發佈視為談判桌上的“極端開局”。特朗普本人也曾在得知“TACO”(意為關税相關縮寫)成為流行詞時,公開表示這種策略是為了在談判中爭取更大籌碼。投資者逐漸意識到,特朗普的動態更多是試探和博弈,而非最終決策,因此不再輕易被牽着鼻子走。
投資者疲勞與經濟適應
此外,投資者對關税消息的疲勞感也在加劇。從某種意義上説,高關税壁壘的反覆變化已經成為經濟運行的“新常態”。歷史經驗表明,經濟體能夠適應遠比當前更糟糕的貿易環境。市場對聳人聽聞的消息逐漸處之泰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心態的成熟。然而,這種平靜的背後是否隱藏着更大的風險?
市場平靜下的暗流湧動
特朗普的“加碼”風險
市場對關税消息的冷淡反應可能刺激特朗普採取更激進的策略。為了重新奪回市場關注,他或許會拋出更極端的政策。例如,曾經提出的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關税的設想,若付諸實施,幾乎將導致中美貿易完全凍結。這種“首席交易人”式的冒險行為,可能讓市場措手不及。
過度樂觀的陷阱
更令人擔憂的是,市場的平靜可能孕育着過度樂觀的情緒。高估值、收窄的信貸息差以及較低的隱含波動率,共同構成了投資者普遍的自滿心態。然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樂觀往往是經濟衰退的前兆。例如,今年1月,中國AI模型DeepSeek的驚豔表現曾導致全球市場一天內蒸發超過一萬億美元市值。而7月份疲軟的勞動力市場數據,則進一步暗示貿易政策的反覆無常和高關税壁壘可能正在對經濟造成隱性傷害。
結語:平靜是福,還是危機前奏?
市場對特朗普關税消息的“脱敏”既是投資者適應新常態的體現,也可能是危險信號的先兆。在高關税成為常態、投資者對政策套路逐漸熟悉的背景下,市場的平靜反應看似是成熟的表現,但過度樂觀的心態和高估值的市場環境卻可能讓投資者陷入誤導性的反饋循環。特朗普是否會加大籌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