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會失守97.60嗎?答案藏在兩份數據裏
2025-08-15 19:59:26

信心結構與先行信號
7月整體情緒升至五個月高點61.7,較5月的52.2明顯回升,但結構並不均衡:當前狀況分項升至68.0,而預期分項回落至57.7。交易層面或應拆分看待——當前狀況更多映射當下就業/收入與資產負債表,預期分項才是未來一年消費與儲蓄傾向的前瞻信號。若8月出現“預期>現狀”的修復,增長韌性可能延續;反之則提示消費動能邊際趨弱,前端利率對弱勢讀數更為敏感。
通脹預期:本次定價的關鍵錨
數據顯示,一年期通脹預期在7月降至4.5%,延續下行(6月5.0%,5月6.6%);五年期預期降至3.4%,已連續三個月回落。同時,7月CPI同比維持2.7%,核心CPI同比升至3.1%。在“關税不確定性”與“傳導尚未完全”的背景下,若微觀通脹預期續降,將與温和CPI共振,壓低名義與實際收益率上行空間;一旦一年期或五年期預期反彈,通脹補償與前端名義利率將迅速上抬,對美元形成短線支撐。昨日PPI高於預期被解讀為利潤率回升、企業對關税的傳導加深,零售端提價的可見度上升,這使得本次UoM通脹預期的邊際變化更具指示性。
美元起點與技術位
美元指數8月以來總體走低,已回落至98.00下方,8月1日曾位於100.00上方;分析認為短線參考位為97.60的支撐,98.50為壓力位。回落主因在於市場消化美聯儲9月與12月“兩次降息”的前景,以及更鴿派取向的政策敍事。高於預期的PPI一度令市場收斂對“激進降息”的押注,美元短線拉昇後又回吐。按OIS定價,9月仍計入約23個基點的降息,這意味着數據需“顯著偏強”才可能逆轉既有敍事;否則美元或仍在97.60—98.50區間內震盪。
外生擾動與相對價值
相對價值層面,日元受二季度GDP強於預期(環比折年率1%)提振,同時一季度由-0.2%修正為+0.6%。若UoM通脹預期上行疊加零售走強,美日利差再度擴張將抬升美元/日元;反之,若通脹預期續降而增長温和,利差收斂與避險需求將共同限制美元/日元的上行。對商品貨幣而言,“温和增長+受控通脹”的讀數通常更友好,但其表現仍取決於利差與風險偏好的組合變化。
零售銷售的驗證角色
市場預計7月總體零售銷售環比+0.5%,較6月+0.6%放緩;核心(剔除汽車)預計+0.3%,6月為+0.5%。官方口徑顯示,6月零售與餐飲收入合計達7201億美元,環比+0.6%;除汽車外其他品類環比+0.5%。機構觀點認為,7月可能由汽車與價格上行貢獻“更強”讀數,但消費者已有“疲態”,就業趨緩與關税導致的物價擔憂使支出更挑剔。若7月零售僅温和且通脹不失控,將鞏固9月寬鬆預期,對美元不利;若明顯高於預期且伴隨UoM通脹預期回升,則壓制降息押注,美元自低位反彈的彈性更大。
情景與市場反應
“軟增長+低通脹預期”下,前端與實際利率下移、曲線偏陡,美元指數跌破97.60的概率上升;“韌性增長+温和通脹預期”則對降息路徑影響有限,美元區間波動,商品貨幣相對更強;“強增長+通脹預期回升”將推動OIS回吐降息定價、2Y/5Y顯著上行,美元指數自低位反抽並嘗試重返98.50區域;“弱增長+通脹預期回升”(滯脹式)則令風險偏好承壓,長端受壓與期限溢價上升並存,美元先漲後陷入高波動震盪。
關注閾值與執行
交易員更看重幅度而非方向:①一年期通脹預期自4.5%上行≥0.3個百分點或五年期自3.4%上行≥0.2個百分點,可視為對通脹錨的“敏感違例”,前端美債彈性更大;②零售若≥0.8%,或核心≥0.5%,將觸發名義利率與美元的“數據衝擊”;③美元指數若有效失守97.60且回抽不破,趨勢跟隨資金可能擴大空頭敞口。盤前清單應聚焦:UoM總指數與“現狀68.0/預期57.7”的背離是否收斂;CPI 2.7%與核心3.1%相對PPI的傳導;OIS對“約23bp降息”入價的彈性;美元指數技術位與BEI同步性;以及美元/日元與商品貨幣的相對價值機會。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