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強勢佈局美聯儲!米蘭提名獲參議院關鍵一步,或將重塑美國貨幣政策
2025-09-11 09:05:17

米蘭提名獲參議院金融委員會通過,黨派分歧明顯
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的激烈交鋒
週三(9月10日),共和黨佔多數的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以13:11的投票結果,正式將米蘭的美聯儲理事提名提交至參議院全體審議。這一結果清晰地反映了黨派間的對立:所有民主黨參議員一致投下反對票,而共和黨參議員則全票支持米蘭的提名。這種兩極分化的投票結果,凸顯了米蘭提名背後所承載的政治博弈。民主黨擔心,米蘭的加入將進一步削弱美聯儲的獨立性,使其更傾向於服務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目標。而共和黨則認為,米蘭的加入將為美聯儲注入新的活力,確保其政策更符合當前經濟需求。
提名背後的政治考量
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直言不諱地指出,米蘭的提名“是特朗普對其忠誠度的考驗”。她認為,米蘭在美聯儲的每一票都可能受到特朗普政治意圖的直接影響,這種“從屬關係”可能威脅美聯儲作為獨立機構的公信力。與此同時,共和黨參議員、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蒂姆·斯科特(Tim Scott)則高度讚揚米蘭,稱其擁有“深厚的經驗、久經考驗的領導力以及確保美國經濟保持強勁和競爭力的明確承諾”。斯科特的表態無疑為米蘭的提名增添了更多政治背書,也為後續的參議院全體審議鋪平了道路。
確認程序時間緊迫,米蘭或錯過美聯儲9月會議
時間成為關鍵障礙
儘管米蘭的提名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順利過關,但其最終確認仍面臨時間上的挑戰。據一位瞭解參議院程序的共和黨議員助理透露,由於參議院的複雜規定,米蘭的提名最快可能在9月15日(週一)獲得最終確認。然而,美聯儲的政策會議定於9月16日至17日舉行,這意味着即使米蘭在最後一刻獲得確認,他也幾乎沒有時間完成宣誓就職等必要程序,很難趕上此次關鍵會議。這對於特朗普來説無疑是一個遺憾,因為他迫切希望米蘭能在美聯儲內部儘快發揮影響力,推動其偏好的寬鬆貨幣政策。
參議院多數優勢為米蘭鋪路
值得注意的是,共和黨在參議院以53:47的席位佔據多數,這為米蘭的提名提供了相對穩定的支持基礎。即使米蘭無法在9月15日的投票中及時獲得確認,共和黨議員的多數優勢也意味着他可能在不久後順利上任。一旦米蘭正式成為美聯儲理事,他將成為特朗普在美聯儲內部的重要盟友,與現任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形成更直接的對抗力量。
特朗普的“美聯儲改造計劃”:米蘭只是第一步
特朗普對美聯儲的長期不滿
長期以來,特朗普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貨幣政策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尤其是鮑威爾堅持將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以對抗潛在的通脹風險。特朗普認為,高利率阻礙了美國經濟的增長,特別是在就業市場已經顯現疲軟跡象的情況下。米蘭的提名,正是特朗普試圖通過安插親信,重塑美聯儲決策層的重要一步。米蘭在上週的聽證會上雖然未明確表態是否支持立即降息,但他表示通脹正在降温,且關税政策不會逆轉這一趨勢。這一立場與特朗普主張的寬鬆貨幣政策不謀而合,也為他贏得了共和黨議員的青睞。
鮑威爾接替人選浮出水面
鮑威爾的美聯儲主席任期將於2026年5月結束,特朗普已經開始為這一職位物色接替人選。據悉,目前的三位候選人均支持對美聯儲進行重大改革,以糾正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所批評的“美聯儲錯誤做法”。這些改革可能包括更大幅度的降息、更靈活的貨幣政策框架,甚至對美聯儲的獨立性進行重新評估。米蘭的加入,無疑將為這些改革提供重要的內部支持。
另一位親信的爭議任命
除了米蘭,特朗普還試圖在美聯儲七人理事會中安插另一位親信。他曾以涉嫌抵押貸款欺詐為由,試圖罷免現任理事麗莎·庫克(Lisa Cook)。然而,庫克堅決否認指控,並已提起訴訟,要求阻止特朗普的解僱行動。這一事件進一步加劇了特朗普與美聯儲之間的緊張關係,也讓米蘭的提名顯得更加關鍵。
美聯儲政策風向:降息預期升温
就業市場疲軟推高降息呼聲
就在米蘭提名推進的同時,美聯儲內部對貨幣政策的討論也在升温。包括鮑威爾在內的多位美聯儲決策者表示,鑑於近期就業市場的疲軟跡象,他們傾向於在9月16日至17日的會議上降息。9月9日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在特朗普上任並開始提高關税之前,就已經出現明顯降温。這為美聯儲的降息決定提供了更多依據。投資者對美聯儲未來利率的預期也隨之調整,普遍認為降息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米蘭的貨幣政策立場
儘管米蘭在聽證會上未明確支持立即降息,但他對通脹降温和關税影響的看法,與寬鬆貨幣政策的方向一致。這使得他可能成為美聯儲內部支持降息的重要力量。米蘭將接替今年8月意外辭職的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Adriana Kugler),完成其至2026年1月底的剩餘任期。庫格勒在任期間一直主張保持利率穩定以防止通脹反彈,而米蘭的加入可能為美聯儲的政策方向帶來新的變量。
總結:美聯儲權力格局的深刻變革
米蘭的提名不僅是特朗普對美聯儲影響力的又一次大膽嘗試,也標誌着美國貨幣政策可能迎來新一輪的調整。從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的投票結果到確認程序的緊迫性,再到特朗普對美聯儲的全面改造計劃,這一系列事件都在預示着美聯儲內部權力格局的深刻變革。儘管米蘭可能無法趕上9月的政策會議,但他的最終上任幾乎已成定局。作為特朗普的親密盟友,米蘭將在美聯儲決策桌上扮演重要角色,助力特朗普推動更符合其經濟願景的政策方向。與此同時,黨派間的分歧和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也為這一提名增添了更多爭議。未來,美聯儲的每一步決策都可能成為全球經濟關注的焦點,而米蘭的加入無疑將為這一舞台增添更多戲劇性。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