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PI來敲門,澳元/美元怎麼走?
2025-09-11 19:52:48

基本面:
焦點在通脹。按一致預期,美國8月CPI同比或升至2.9%,高於7月的2.7%;核心CPI同比預計維持3.1%。月度層面,頭條與核心均預估增長0.3%。市場分析認為關税傳導令商品價格繼續發力,即便服務通脹邊際放緩,總體CPI月率可能上跳至0.4%。數據公佈前,美元指數在98.00附近企穩,使非美普遍震盪。
利率定價方面,市場認為美聯儲下週降息25個基點幾成定局,概率約92%;但年底累計下調75個基點的概率僅約70%,路徑仍待驗證。官員表態亦分化:Austan Goolsbee稱通脹或回升,Neel Kashkari強調商品通脹受關税影響需跟蹤;Mary Daly認為相關漲價更像一次性衝擊;Christopher Waller直言這是一段“小插曲”,預計約六個月回到接近2%。分歧越大,今晚的CPI越具錨定意義。
澳洲端的變量同樣關鍵。9月一年期消費者通脹預期升至4.7%,前值3.9%。預期上移往往限制聯儲繼續寬鬆,這使澳洲聯儲在後續會議未必急於降息。對澳元而言,內外兩條敍事——本土通脹預期抬升與美國通脹落點——正在合力塑造盤中波動。
技術面:
四小時K線(240分鐘)顯示,多頭仍佔上風但動能在高位放緩。布林帶温和開口,上軌0.6633、中軌0.6591、下軌0.6548,最新價0.6608,仍站在中軌上方並貼近上軌。昨日摸高0.6635後回撤,實體收窄,顯示在上軌與前高疊加區獲利了結。

MACD的DIFF為0.0015、DEA為0.0016,柱狀圖-0.0003,動能由正轉負但幅度極小,頂背離尚未成立;只要未出現有效死叉且價格不破中軌,上升趨勢定義不變。RSI(14)位於59.7333,較峯值70回落,強勢未失但已降温。價位上,上方阻力聚焦0.6633/0.6635;若放量上破並收於其上,布林帶或進一步開口。下方關注0.6591為短線強弱分水嶺,其下是0.6548;再下看0.6483與0.6462。
市場情緒觀察:
事件風險臨近,交易員傾向“先鎖利潤、後等信號”,盤面切換到均值迴歸節奏。美元在98.00附近的回穩抬升了名義壓力,但澳元仍具相對韌性:一是本土通脹預期上移對利差的邊際支撐,二是美國通脹將決定美債收益率與美元的下一步。期權端“隱含波動率抬升—方向倉位收斂”,0.6600因此成為情緒錨定的心理位。整體情緒中性偏多,量價結構更像趨勢中的短線擠壓而非頂背離。
後市展望:
短線(24—48小時)兩種路徑更具代表性。其一,若CPI月率達到或高於0.3%,核心不弱於3.1%,甚至頭條月率至0.4%,美元獲提振,澳元/美元或回撤測試0.6591,一旦有效跌破並伴隨MACD死叉,回調可能延伸至0.6548;不過在主趨勢未壞前,更偏向“健康回測”。其二,若CPI低於預期(月增速不及0.3%或同比不達2.9%/3.1%),市場可能強化對年內累計降息75個基點的押注,美元走軟,匯價有望重啓上行並挑戰0.6633/0.6635,若收盤穩定其上,趨勢延續概率顯著提高。
中線(1—3周),關鍵仍是通脹粘性。若如Waller所述只是短暫“小插曲”,隨後滑回接近2%,美元中期或轉弱,澳元受益於利差與風險偏好共振,匯價大概率維持上升通道;若Goolsbee與Kashkari的擔憂佔優,商品通脹“二次衝擊”延長粘性,美債收益率或再上行,美元堅挺,澳元/美元上行空間受限,可能轉入0.6548—0.6635的箱體。
價位與節奏校準:結合圖形與指標共振,0.6633/0.6635是“確認位”,需要看到實體K線收在該區間之上,且配合MACD柱狀圖由負轉正,方能判定為有效突破;若僅為影線觸及、隨即回落,則大概率構成“假突破—回落整理”的節奏。0.6591是“觀察位”,價格在其上方的橫向整理通常被視為強勢消化;一旦四小時收盤跌破,並出現連續兩根擴量陰線,則將信號升級為“趨勢降級—轉入區間”。0.6548是“防守位”,該位失守才會破壞自8月底以來的上升結構,屆時須把技術定義從“上升通道”調整為“箱體”或“下降楔形”的早期階段。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