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內鬥升級!鮑威爾深陷“降息迷局”,特朗普“欽點”接班人強勢攪局,全球市場迎來關鍵時刻!
2025-09-17 14:10:38

降息決定幾成定局,爭議卻暗流湧動
當地時間週三下午(北京時間週四 9月18日凌晨2:00),美聯儲將公佈最新的利率決定,市場普遍預期將降息25個基點,從當前4.25%-4.5%的目標區間下調。儘管這一決定看似板上釘釘,但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各方對未來政策的截然不同的看法。美聯儲內部的分歧已然顯現:一部分由特朗普提名的官員主張更大幅度的降息,認為過緊的政策可能拖累經濟增長;而另一部分地區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則擔憂,通脹仍高於2%的目標值,過早刺激經濟可能埋下隱患。這種分歧讓鮑威爾必須在政策制定中展現高超的平衡術,以避免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
政治干預陰影籠罩,美聯儲獨立性受考驗
會議召開前,美聯儲內部的緊張氣氛已因政治干預而加劇。美聯儲理事莉莎·庫克(Lisa Cook)因涉嫌房貸申請中存在不實陳述,遭到特朗普的解僱威脅。然而,一項聯邦上訴法院的裁決以2比1的結果支持她繼續履職,確保她能夠參與本次會議。與此同時,特朗普的高級顧問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在未辭去白宮職務的情況下,火速宣誓就任美聯儲理事會空缺席位。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宣誓儀式並未由鮑威爾或其他美聯儲理事主持,而是由亞特蘭大聯邦法官伊麗莎白·布蘭奇(Elizabeth Branch)主持,這一打破慣例的舉動無疑為會議增添了更多政治色彩。
特朗普近期頻頻對美聯儲施壓,公開呼籲大幅降息,並要求理事會從鮑威爾手中“接管控制權”。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美聯儲有權自行決定利率政策,但“他們應該聽聽像我這樣的聰明人的意見”。此外,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已開始為鮑威爾接班人選定候選名單,其中包括四位將出席本次會議的官員。這場接班人之爭不僅讓外界難以準確解讀美聯儲的政策信號,也讓美聯儲的獨立性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內部異議或創歷史,鮑威爾領導力承壓
自2018年擔任美聯儲主席以來,鮑威爾僅在2019年9月的一次會議中遭遇三張反對票。當時,美聯儲內部對是否需要為經濟提供緩衝以應對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的影響存在分歧。如今,類似的場景可能再次上演。分析人士預計,由特朗普提名的理事,包括米蘭、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和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可能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甚至投下反對票。如果反對票達到三張或更多,將被視為對鮑威爾領導力的嚴重質疑。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的肯尼斯·羅戈夫(Kenneth Rogoff)形容當前局勢:“特朗普似乎在為美聯儲主席人選搞一場選美比賽,這絕非正常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沃勒和鮑曼在7月會議中已對按兵不動的決定提出異議,主張降息。這也是自1988年以來,美聯儲單次會議中首次出現兩名理事同時持反對意見。如果本次會議反對票進一步增加,可能被外界解讀為政治作秀,而非純粹的政策分歧。前克利夫蘭聯儲行長洛雷塔·梅斯特爾(Loretta Mester)對此表示擔憂:“政治動機驅動的投票可能削弱美聯儲的公信力。”
政策聲明的微妙博弈,前瞻指引成關鍵
美聯儲每次利率決定後的政策聲明是鮑威爾凝聚共識的重要工具。聲明的措辭不僅解釋當下的政策決定,還為未來的政策走向提供線索。然而,當官員選擇提出異議並投下反對票時,他們可能失去影響聲明措辭的機會。2011年的一次會議中,波士頓聯儲主席埃裏克·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曾明確表示,當部分官員明確反對多數派決定時,試圖通過修改聲明措辭來達成共識毫無意義。
沃勒曾在採訪中強調,反對票需謹慎使用:“如果你抱着‘每次會議都要投反對票’的心態,那甚至不用出席會議了。”這意味着,本次會議的反對票不僅反映政策分歧,還可能影響未來政策信號的清晰度。如果特朗普提名的官員通過反對票表達對更大降息的支持,其他對降息持保留態度的官員可能傾向於發佈更為保守的前瞻指引。反之,如果7月主張降息的官員此次支持鮑威爾的決定,他們可能在未來降息路徑的指引上獲得更大話語權。
美聯儲進入新時代,更多異議或成常態
一些美聯儲資深人士認為,未來的美聯儲可能進入一個充滿分歧的新時代。前達拉斯聯儲主席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表示:“未來一年,美聯儲的人員構成將是關鍵,我們或許需要習慣更多異議的出現。”這種變化可能源於特朗普政府對美聯儲的持續干預,以及接班人選的不確定性。
此外,鮑威爾在會後新聞發佈會上的表態也將備受關注。他的回答不僅影響市場對短期利率的預期,還可能對長期利率和資產價格產生深遠影響。市場分析師認為,美聯儲內部的分歧和外部的政治壓力,可能讓本次會議的政策信號異常複雜,投資者需格外謹慎解讀。
總結:鮑威爾如何在風暴中穩住舵?
本次美聯儲會議註定不平靜。降息決定背後,鮑威爾需要應對內部的政策分歧、外部的政治壓力以及接班人選的激烈角逐。無論是特朗普提名官員的異議,還是地區聯儲行長的謹慎態度,都讓美聯儲的決策過程充滿變數。政策聲明的措辭和鮑威爾會後的表態將成為市場解讀未來經濟走向的關鍵。在這場政治與經濟的雙重博弈中,鮑威爾能否穩住美聯儲這艘巨輪的舵,帶領其穿越未知的風暴,值得全球投資者密切關注。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