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年內黃金突破4000,白銀突破50,鉑鈀突破1800
2025-09-17 18:18:05

在本週美聯儲利率決議公佈前,帕維洛尼斯稱,美聯儲幾乎別無選擇,只能滿足市場預期並實施降息。
他表示,“我認為消費者信心指數、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以及所有經濟數據都在反映一個事實:通脹情況參差不齊,此外,勞動力市場的各項指標都顯示其正在走弱。基於美聯儲的雙重使命,他們必須為勞動力市場提供支持。”
帕維洛尼斯指出:“自伯南克時代以來,美聯儲的行事模式基本上是引導市場瞭解其預期。如今美聯儲實質上已被迫降息,在當前節點,他們已無法退縮——勞動力數據的修正結果實在太差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週一在“真實社交”(Truth Social)平台上發聲,呼籲美聯儲在9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前大幅降息。他寫道:“‘為時已晚’——必須立即降息,且降幅要超過其原本的設想。這樣房地產市場才會飆升!!!”
但帕維洛尼斯預計美聯儲不會在利率問題上超出市場預期。他説,“我認為不會出現50個基點的降息或類似幅度的調整,更有可能的是連續降息,到年底前累計降息三次。”
他表示,金價走勢反映了市場對經濟走向的普遍共識——即通脹將再度抬頭。
他解釋道,“黃金市場將當前環境視為通脹黏性猶存的狀態:現在我們通過降息來支撐勞動力市場,而這可能會產生‘牛鞭效應’,在未來引發新的通脹浪潮,我認為無論是各國央行,還是普通民眾,都在將黃金作為對抗通脹的終極對沖工具。”
帕維洛尼斯稱,通脹問題的另一面是債務螺旋。
他表示,“從歷史上看,政府擺脱鉅額債務的唯一途徑是通過通脹稀釋債務,這是數十年來經濟運行的固有規律。我認為這是當前局勢的另一個層面:各國央行意識到必須增加黃金持有量以對沖風險,普通民眾也在尋求對沖手段。我認為這就是當前市場正在發生的情況。”
帕維洛尼斯表示,當前經濟環境令人聯想到尼克松和卡特政府時期的通脹經濟,這也是他對大宗商品整體持看漲態度的原因。
他説,“我認為當前局勢正在重演20世紀70年代的一幕——顯然出於抗通脹的需求,黃金作為財富儲存手段,成為了最具價值的大宗商品之一,但我認為其他金屬現在也將開始迎頭趕上。鈀金似乎是絕佳的買入標的,鉑金正在走高,白銀則有望突破50美元關口。”
帕維洛尼斯指出,儘管部分經濟領域正在走弱,但最成功的科技企業正進行大規模投資,不僅涉及新建數據中心,還包括芯片製造廠及其他工業級科技項目——而所有這些項目都需要大量且穩定的金屬供應。
他説,“以鈀金為例,超過40%的鈀金產自俄羅斯,美國能從哪裏獲取這些金屬呢?我們長期以來將採礦等相關產業外包給其他國家。而在關税影響下,現在我們必須自行生產大量此類金屬。我認為這加劇了‘牛鞭效應’:市場對金屬存在需求,但我們卻無法滿足供應。這種情況將持續存在。”
帕維洛尼斯認為,20世紀70年代的另一個趨勢——私人資本投資大型政府項目——也可能重現。
他表示,“70年代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由於美國及全球多個項目面臨高利率和政府高負債的問題,它們需要通過養老基金、401K計劃(美國退休儲蓄計劃)和共同基金引入私人投資,這是當時基礎設施項目獲取資金的方式。我認為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此類情況。以芝加哥為例,這座城市需要新建橋樑、道路等基礎設施,但自身負債累累。”
帕維洛尼斯稱,這類公私合作模式可能呈現多種形式。“例如,市政當局發行債券,私募股權公司購入這些債券,”他舉例道,“我認為越來越多的項目將通過這種方式推進。這無疑會拉動需求,基礎設施項目很可能成為諸多金屬需求的又一增長點。”
他表示,推動此類投資的動力也可能來自供給端。
帕維洛尼斯指出,“看看貨幣市場基金中閒置着多少資金,這些資金需要找到去處:既要獲得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又要避開股市等風險資產。而基礎設施項目發行的債券,或許將帶動大量就業崗位的產生,並推動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這將拉動銅及其他工業金屬的需求。”
帕維洛尼斯説,“歸根結底,我認為這將成為未來的一大驅動力,尤其是在就業市場持續疲軟、需要重振就業的情況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好能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所有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支撐貴金屬板塊的“完美風暴”,帕維洛尼斯預計,貴金屬價格將很快反映出這一趨勢。
帕維洛尼斯表示,“我認為黃金到年底將觸及4000美元/盎司,甚至可能更高,白銀將突破50美元/盎司。鉑金和鈀金方面,鈀金可能稍顯滯後,但到年底兩者都將達到約1800美元/盎司的水平。”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