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12/24 22:26:56

東京:12/24 22:26:56

香港:12/24 22:26:56

新加坡:12/24 22:26:56

迪拜:12/24 22:26:56

倫敦:12/24 22:26:56

紐約:12/24 22:26:56

資訊  >  資訊詳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税上升背景下,全球通脹形勢複雜化

2025-10-03 02:08:0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言人朱莉·科扎克在2025年10月2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針對全球經濟和通脹形勢發表了看法,透露出對當前經濟環境的擔憂與謹慎樂觀。她的發言涵蓋了全球通脹差異、經濟的韌性與隱憂、美國關税的影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調整,以及美國政府停擺可能帶來的衝擊。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全球通脹形勢複雜,地區差異明顯

科扎克提到,2025年的全球通脹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家,通脹的表現各不相同。美國企業通過壓縮利潤空間,吸收了大部分新增關税的成本,讓通脹壓力暫時得到控制。據估計,美國2025年上半年的核心通脹率約為3.2%,比市場預期的3.5%略低。然而,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的總體通脹率卻在快速攀升,分別達到4.5%、4.2%和6.1%,主要受到能源價格和供應鏈瓶頸的推動。

相比之下,亞洲出口國通脹低迷,全球關税政策削弱了其出口需求。這種地區間的通脹差異,反映了全球經濟在貿易保護主義下的複雜博弈。美國企業短期內還能咬牙扛住成本壓力,但長期看,消費者可能得為更高的物價買單。而亞洲出口國面臨的低通脹,可能進一步拖累其經濟復甦。

全球經濟韌性猶存,但放緩信號已現

儘管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緊張為全球經濟蒙上陰影,科扎克認為,2025年上半年全球經濟表現出了不俗的韌性。IMF數據顯示,全球GDP增長率穩定在3.1%,與2024年持平,部分得益於疫情後供應鏈的修復和各國財政支持。然而,近期數據卻讓人擔憂: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跌至48.9,進入收縮區間;新興市場的工業生產增速也從去年的4.8%降至3.9%。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塞斯·卡彭特分析説:“全球經濟的韌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疫情後的反彈動能,但關税和需求疲軟正在侵蝕這種基礎。”

科扎克的發言傳遞了一個信號:全球經濟雖未失速,但放緩的跡象不容忽視。對於依賴出口的國家來説,外部需求的減弱可能讓接下來的日子更不好過,而發達經濟體也得警惕增長動能的進一步流失。

美國關税如何影響通脹?短期緩衝難掩長期隱憂

談到美國的情況,科扎克特別提到,企業吸收關税成本的做法暫時抑制了通脹。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僅上漲1.8%,遠低於市場預期。這背後是企業選擇了壓縮利潤率來維持市場競爭力,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利潤率已從2024年的12.5%降至10.8%。

高盛經濟學家詹姆斯·哈里森警告:“這種策略可能在2026年觸及極限,一旦企業開始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通脹可能快速反彈。”

IMF計劃在10月14日的《世界經濟展望》和11月的美國經濟政策年度審查中,深入探討關税對經濟的長期影響。眼下,美國消費者還沒感受到關税的直接衝擊,但這種平靜可能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如果關税範圍繼續擴大,普通家庭的購物車成本恐怕會顯著上升。

美聯儲降息恰逢其時,但通脹風險仍需警惕

科扎克對美聯儲9月降息的決定表示認可,認為這與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疲軟和通脹的放緩趨勢相符。最新數據顯示,美國8月失業率升至4.2%,比2024年的3.8%高出不少,而通脹率已從去年的3.5%降至2.6%,逐漸接近美聯儲2%的目標。她認為,降息為經濟提供了喘息空間,但也提醒通脹仍有上行風險,比如能源價格波動或工資上漲壓力。

美聯儲前經濟學家琳達·戈德堡曾表示:“美聯儲的降息是審慎的,但通脹的潛在風險意味着他們不能掉以輕心,未來幾個月的數據會決定政策走向。”對美聯儲來説,平衡經濟增長和通脹控制的挑戰依然不小,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讓降息路徑變得更加複雜。

美國政府停擺,經濟影響取決於時間長短

對於10月1日開始的美國政府部分停擺,科扎克表示IMF還在評估其影響。她指出,停擺的後果取決於持續時間和具體執行方式。回顧歷史,2013年和2018年的政府停擺分別讓美國GDP損失了0.1%到0.2%。如果此次停擺超過兩週,可能會拖累2025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0.3%。

經濟學家保羅·阿什沃思認為:“停擺對消費者信心和公共服務的短期衝擊不容小覷,拖得越久,對經濟復甦的威脅越大。”

科扎克希望美國政府能儘快達成妥協,避免更大的經濟擾動。畢竟,在全球經濟放緩的當口,美國的內政問題可能讓本已脆弱的信心雪上加霜。

總結:全球經濟站在十字路口

科扎克的發言勾勒出全球經濟在2025年的複雜圖景:通脹的分化、增長的放緩、關税的隱憂、貨幣政策的權衡,以及美國內部的政治不確定性,都讓未來充滿挑戰。數據和分析師的評論進一步揭示了這些問題的深層影響:美國企業的成本吸收能力可能只是權宜之計,亞洲出口國面臨出口困境,而美聯儲和美國政府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牽動全球市場。站在這個十字路口,全球經濟需要更緊密的政策協調和更靈活的應對策略,才能在不確定性中找到平衡。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熱門商品即時行情

品種 現價 漲跌

現貨黃金

XAU

3856.39

-9.10

(-0.24%)

現貨白銀

XAG

46.961

-0.331

(-0.70%)

WTI原油

CONC

60.68

-1.10

(-1.78%)

布倫特原油

OILC

64.26

-1.10

(-1.68%)

美元指數

USD

97.852

-0.029

(-0.03%)

歐元美元

EURUSD

1.1717

0.0002

(0.02%)

英鎊美元

GBPUSD

1.3437

0.0000

(0.00%)

離岸人民幣

USDCNH

7.1308

0.0027

(0.04%)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