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遭遇外部拖累致三連陰,市場靜待新驅動破局
2025-10-22 19:09:04

聯動效應持續施壓
當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植物油板塊成為市場下行主因,豆油主力合約下跌0.99%,棕櫚油合約跌幅更深,達到1.69%。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豆油價格微漲0.3%。這種區域性分化凸顯了棕櫚油市場對短期關聯品種的高度敏感性。
一位吉隆坡交易員直接點明瞭市場狀態:“目前期貨正在追隨大連市場的疲軟走勢,同時等待新的指引來推動市場。”這一觀點精準概括了當前市場的被動格局——在缺乏內部核心驅動的情況下,投資者更傾向於從相關市場中尋找方向。
基本面呈現多空交織
儘管價格走勢疲弱,但基本面數據並非全無亮點。印尼能源部長Bahlil Lahadalia公佈,今年1月至9月生物柴油消費量達到1057萬千升,較去年同期的961萬千升增長近10%。這一數據證實了生物燃料需求對棕櫚油消費的堅實支撐。
出口方面亦呈現温和改善。船運調查機構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數據顯示,10月1-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品出口環比增長3.4%;獨立檢驗公司AmSpec Agri Malaysia的統計顯示環比增長2.5%。雖然增速有限,但至少表明需求並未出現明顯惡化。
支撐因素隱現待發力
馬來西亞棕櫚油理事會週二明確表示,在棕櫚油和大豆油出口前景不確定的背景下,預計毛棕櫚油價格將維持在每噸4400林吉特上方直至2026年。這一官方預期為市場提供了明確的價格底線參考。
與此同時,外部環境出現潛在利好。原油價格週三延續反彈,漲幅約2%,連續第二日收高。走強的原油期貨增強了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經濟吸引力,只是這一利好尚未在當前盤面得到充分體現。交易貨幣林吉特兑美元微跌0.05%,也為海外買家提供了一定的成本優勢。
市場展望:等待內部驅動形成
當前市場正處於典型的“跟隨者”狀態,大連市場的波動成為短期價格主導因素。儘管生物柴油消費增長和出口回暖構成基本面支撐,但市場信心明顯不足,需要更強的催化劑來打破目前的下跌慣性。
從技術層面看,價格正逐步接近4400林吉特的關鍵心理支撐位。若該位置能夠有效防守,結合原油市場的持續回暖,棕櫚油有望獲得喘息之機。然而,市場要實現有效反轉,仍需等待新的基本面驅動出現,或是外部市場環境發生根本性轉變。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