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失去“安全屋”!日元口頭干預+貿易緩和,歐元借勢狂飆能走多遠?
2025-10-28 19:43:39

基本面:美元的避險溢價在回吐,歐元得到喘息
當前支撐歐元兑美元走強的核心,並不是歐元本身的數據有多亮眼,而是美元在主導性的宏觀敍事中暫時失去了“安全港”的溢價。首先,外部大型經濟體之間的摩擦語氣出現緩和,並強調正在推動與主要夥伴之間的資源與供應鏈合作。美方已與日本簽署關鍵礦產與稀土供應框架協議,以鞏固上游戰略物資的穩定供給,這一表態被市場解讀為外部環境的緊張程度有所下降。風險偏好回暖後,傳統避險貨幣——包括美元本身——的需求被壓制,間接推高了歐元兑美元。
第二層推力來自利率定價。上週美國通脹數據弱於預期,市場基本鎖定美聯儲在週三將再次下調聯邦基金目標利率25個基點的概率,並且已經提前押注年內仍有額外一次降息空間。衍生品市場當前隱含10月降至4%的高概率,以及12月進一步下探至3.75%的高概率,甚至開始消化明年第一季度再度寬鬆的情形。市場的邏輯很直接:如果美聯儲繼續往寬鬆方向走,美國短端收益率將繼續走低,美元的利差優勢被侵蝕,歐元兑美元的上行彈性被釋放。
與此同時,雖然美聯儲面臨的是就業、消費、房價、信心等一攬子數據,美方政府停擺式的行政干擾讓官方高頻宏觀數據的可得性下降,客觀上也在逼迫美聯儲更多依賴“風險管理”思路而非“數據依賴”。市場把這一點理解為:哪怕經濟層面暫未出現系統性衰退,美聯儲也傾向主動降低融資成本以對沖未來不確定性。這種預期一旦坐實,美元便很難在短期內強勢回補。
第三,來自歐元區本身的消息面並非全是積極。德國10月GfK消費者信心指數繼續走弱,從-22.3進一步降到-24.1,差於預期的-22.0,創下近七個月低點,説明終端需求端依然承壓,家庭部門的消費意願並未真正恢復。這本應打壓歐元,但影響被兩股力量對沖:其一,歐洲央行近期表態相對剋制。儘管歐洲央行的消費者通脹預期調查顯示,未來12個月的通脹預期從2.8%降至2.7%,三年期和五年期預期分別維持在2.5%與2.2%不變,説明中長期通脹錨逐步穩定,但並未出現“快速塌陷式回落”。這讓市場認為歐洲央行短線大概率暫停進一步降息,至少在2025年前段不會急於加碼寬鬆。其二,歐洲央行的銀行貸款調查顯示,三季度歐元區銀行出現輕微的信貸標準收緊,這是在此前調查中未被充分預期的。銀行把原因指向經濟前景的下行風險、地緣局勢的不確定性以及貿易相關的不安。這種“有選擇地放貸”的行為,本質上強化了歐洲央行對中長期通脹的謹慎態度,而不是簡單宣佈全面刺激。
把這些拼到一起,歐元區的基本面並沒有給出強勁增長故事,但歐洲央行並未急於赴險式寬鬆;反觀美聯儲,市場押注其繼續走降息路徑。政策分化+美元避險降温,成為歐元兑美元此輪上攻的主要燃料。
技術面:240分鐘級別的上升趨勢線仍在發揮主導作用
從240分鐘K線圖來看,歐元兑美元在1.1541附近企穩後,經歷了1.1727的快速衝頂,隨後高位回撤,但在1.1576再次獲得買盤支撐,形成更高的低點;之後匯價沿着一條自10月下旬以來的上升趨勢線穩步抬高,該趨勢線目前大致穿越1.1576與1.1620一線,顯示多頭市場在不斷上移自己的防線。當前匯價已經運行在這條上升趨勢線之上,説明多頭仍掌控節奏,尚未被迫進入恐慌性止損。

從結構上看,1.1620一線是近期的關鍵支撐位,既對應前期橫向盤整帶的高點(靜態支撐),又與上升趨勢線的延伸位置基本重疊(動態支撐)。若後市回撤到該區域並出現企穩蠟燭信號,如錘子線或長下影線陽線,那麼這一區域大概率會被市場視為再度佈局的回測位。進一步下方,1.1576及1.1541分別對應次級與極限支撐,前者是上一次明顯的抬高低點,後者則是本輪反彈的起點,屬於多頭底線。
向上看,短線阻力首先落在1.1667一帶,這裏是最新一波衝高時留下的局部高點,也是市場正在測試的頸口位。如果1.1667被有效突破並站穩,那麼上方空間將指向1.1727的前高,甚至有機會再度挑戰左側更高的1.1758高點。換句話説,1.1667是典型的阻力線,突破後可能會轉化為新的支撐位。
指標層面,MACD指標(26,12,9)顯示,MACD線已經重新站到信號線之上,DIFF約0.0009高於DEA約0.0005,柱狀圖為正且正在小幅放大,提示多頭動能重新積聚,尚未出現明顯頂部背離。只要MACD不出現快速回落並跌回零軸下方,趨勢延續的概率依然佔優。相對強弱指數RSI(14)目前在60附近上行,距離傳統的超買區(70)還有空間,這通常意味着多頭仍有餘力推進,但也提示後續一旦RSI逼近70卻無法同步突破1.1727,將可能出現價格創新高而RSI不過高的“動能背離”雛形,那會成為多頭的第一個黃燈信號。
總體而言,240分鐘圖上的結構是標準的上升通道:更高的低點、正在測試的階段性高點、以及尚未過熱的震盪指標。只要1.1620-1.1650區域不被明顯擊穿,這條上升趨勢線仍主導盤面,匯價暫不具備反轉成下降趨勢的條件。
市場情緒觀察:風險偏好修復,但美元並未失控下挫
從情緒維度看,當前並非典型的“美元全面投降”場景,而更像是“風險偏好修復+政策預期壓低美元利差”的複合行情。權益市場情緒偏樂觀,主要原因是外部摩擦口徑趨於緩和,高層官員公開表示各方正在就關鍵資源、供應鏈與產業合作尋找“可持續框架”,這削弱了市場對極端對抗情形的擔憂。風險溢價下降往往意味着資金更願意流向非避險資產和高貝塔貨幣,美元在此過程中自然承壓。
與此同時,市場把重心重新放到央行,而非地緣衝擊。美聯儲被視為仍將下調政策利率,美方財政與行政層面的噪音讓“防風險”式寬鬆顯得合理,市場據此打壓美元。歐洲央行方面,由於通脹中長期錨仍在2.2%-2.7%區間附近徘徊,且尚未出現完全塌陷式的通縮預期,因此市場認為歐洲央行短線大概率按兵不動,這讓歐元具備“相對抗跌”的身份。
另一條值得關注的脈絡來自日元。近期日本財政與金融官員公開強調將“密切關注”日元的異動,語氣被市場解讀為不排除隨時採取措施穩定匯率。日本央行本身也正承受來自財政部門的口頭壓力,要求其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市場把這理解為再度收緊的可能性仍在桌面上。日元的口頭託底使得部分多頭選擇了結美元兑日元的多頭倉位,美元因此不僅在歐元面前走弱,在日元面前同樣缺乏上行動能。換句話説,美元並沒有獨立的避險主線可以倚靠。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噪點來自歐元區政治層面。法國國內關於財政赤字與財富税的爭論繼續升温,部分政黨甚至提到如果議會不採納其增税提案,不排除推動新的不信任動議。這種政治不確定性,對歐元是天花板式的壓制:它不會立刻砸盤,但會在每一次拉昇時提醒市場“別太貪”,從而限制歐元無腦單邊衝頂。這種情緒在1.1667附近就能感到:多頭仍在推,但明顯更加謹慎。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