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差还没塌、通胀未盖棺:美元/日元的温热行情
2025-09-24 19:57:31

基本面:两端“慢刹车”,利差与增长预期在较量
鲍威尔在本周谈及两难:通胀上行风险与就业市场趋软并存,过快放松将“功亏一篑”,过慢放松则拖累增长。其表态与多位FOMC成员(包括圣路易斯、亚特兰大与克利夫兰联储负责人)的谨慎基调一致,共同把市场对近月快速降息的预期向后推。这与此前9月17日联储已降息25bp的事实并不矛盾:路线图更像“慢刹车”,而不是“急转弯”。机构预期今年仍有两次各25bp的降息,中期目标是让政策利率自上限4.25%逐步回到3%附近的中性水平。但通胀的结构中仍混杂关税调整等一次性因素,联储需要防范宽松节奏过快引致的二次通胀。在这一语境下,美元的利差优势并未立刻瓦解,对日元形成阶段性压制,亦推动美元指数回升至97.80附近。
落到日本,9月制造业PMI 48.4刷新自3月以来的最弱读数,显示外需与制造链仍承压;服务业PMI53.0维持扩张,但动能不强。上周日本央行按兵不动,董事会内部出现相对鹰派的异议,意味着退出超宽松仍在路上,但节奏与时点更受数据与政治日程制约。10月4日自民党党首选举若走向偏鸽,新任领导层或令加息时点延后;但10月加25bp的计价并未彻底消退。政策层面的分歧,使日本央行的“慢退出”与美联储的“慢宽松”形成错位:短期利差仍偏向美元,但中期利差收敛的故事也在酝酿,限制美元的单边升值空间。
数据前瞻层面,美国耐用品订单、PCE通胀(周四、周五)与新屋销售(今夜)将校准“通胀黏性与增长放缓”的相对强弱;日本方面,东京CPI(周五)是观察日本央行下一步的重要“前瞻锚”。如果美国通胀粘性抬头且增长不显著降温,利差与避险偏好将共同托底美元;反之,一旦核心通胀显著回落,配合日本央行加息风险重定价,美元兑日元将受制于上方阻力并转入更深的回撤节奏。
技术面:
从日线图看,布林带中轨147.546,上轨148.583,下轨146.508。最新价148.421已逼近上轨,显示短线动能占优但上方空间开始受带宽约束。前期摆动高点149.134与更早的150.914构成静态阻力阶梯,而近端低点146.211/145.480与更早的145.851形成层层支撑。

MACD方面,DIFF 0.101上穿DEA 0.027,柱状图0.148转正且温和放大,意味着动能刚刚进入正区但仍属“轻多头”;需要价格有效站稳布林上轨之上配合柱状图进一步扩张,才有望打开149.134—150.914的上行闸门。RSI(14)在56.919,距离超买区尚远,说明上行并非透支,但也提示行情更容易演变为“缓慢爬坡+频繁回测”而非“直线突破”。
综合判读:147.546(布林中轨)是当前趋势分水岭。其上维持上行通道的斜率,其下一旦日线收破且伴随MACD再次回落至零轴下,结构将退化为区间振荡甚至下探下轨146.508的“均值回归”路径。短线关键观察点落在148.583—149.134之间:若带宽扩张且价格收于上轨之上,为“量能突破”的先导形态;若反复上影线,警惕“假突破 + 回落测试中轨”的常见剧本。
市场情绪观察:
本周以来,美元基本面“慢宽松”与“强美元交易”的薄弱共识冲突,使得外汇波动率并未显著扩张,更像是风险事件前的“布林带挤压”:价格靠近上轨,但情绪尚未极端。上方150整数关口仍可能聚集较多保护性看涨,而下方147.50一线或存在权利金卖方的防守。
情绪的核心驱动依次是:
1)PCE与东京CPI的顺序落地——若二者均偏“通胀不弱”,则情绪向“逢回补多”倾斜;
2)日本央行加息押注的摇摆——政治日程可能使“10月加25bp”的概率在新闻流中时强时弱,这将直接影响日元的避险溢价;
3)全球利差与风险偏好的错位——欧洲利差波动与政策不确定性在近端为美元提供次级避险支撑,但并不足以改变“联储慢降息”的大叙事。
总体上,市场呈“谨慎做多美元、逢高不追”的理性乐观,对汇价单边拉升的信念尚未统一。
-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仅提供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其他需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