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難救經濟?收益率曲線早已“失靈”,經濟信號全是“煙霧彈”?
2025-09-17 21:54:03
通常而言,短期國債利率(如2年期美債收益率)低於長期國債利率(如10年期美債收益率)。但市場時常會出現“收益率曲線倒掛”——即長短端利率關係逆轉,從歷史經驗看,這曾是衰退臨近的可靠預警信號。

然而近年這一規律已然失效。分析美聯儲即將落地的利率決策時,需重點關注這一歷史變化:此次決策大概率會推動收益率曲線進一步向上傾斜,但這絕不意味着經濟前景已實質改善。
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自2022年開啓倒掛進程,2023年7月達到最大倒掛幅度,直至今年初才結束倒掛狀態。在這近三年的倒掛週期內,眾多金融分析師依據收益率曲線斜率,幾乎篤定預測衰退即將到來,最終卻紛紛失準。

(2、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疊加圖)
圖中長期、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倒掛的時間段,美國經濟和勞動力數據未有減緩跡象。
若排除經濟走強這一因素,收益率曲線為何僅在長期端呈現向上傾斜形態?核心癥結雖難以精準判定,但深層誘因可能包括以下幾點:
美聯儲獨立性受損加劇通脹擔憂:唐納德·特朗普總統近期持續向美聯儲利率決策委員會施壓,這顯著增加了未來利率受政治因素左右的風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美聯儲獨立性下降勢必推高長期利率——因其會顯著加劇市場對美聯儲應對未來通脹壓力時政策反應的不確定性。
部分美債或轉為零息債券的潛在風險:此處指向所謂“海湖莊園協議”中的相關提案,該協議主要由現任美聯儲理事斯蒂芬·米蘭牽頭擬定。其中一項核心提案為,將外國央行持有的美國國債轉換為期限50年或100年的零息債券。儘管此舉不會直接影響非央行機構持有的美債,但一旦外國央行為規避未來被迫接受零利率的風險而提前拋售美債,將引發巨大間接衝擊。僅這一拋售預期,就足以推動長期利率上行。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客觀性遭遇衝擊:美國勞工統計局是負責核算國內通脹率與失業率的官方機構。特朗普在8月初解僱該機構負責人的舉動,引發市場對其未來數據核算可能摻雜政治偏見的擔憂。這將加劇市場對“真實通脹水平”的認知混亂,進而倒逼長期美債利率走陡峭。
“便利收益率”徹底消失:美債收益率相對假定無風險利率一直存在超額收益,由於美債是全球交易量最大、最容易買賣的資產,在市場恐慌(如金融危機)或急需現金時,能瞬間變現,幾乎不會折價,這種特性使得對比其他國家國債,可以測算出持有美國國債的一直存在超額收益,但當前這種現象已經消失甚至超額收益為負,便利收益率徹底消失。
所謂“便利收益率”,即美債收益率相對假定無風險利率的超額收益,近年來這一收益不僅消失,更轉為負值。而原本美國國債的便利收益率在美國經濟上行或者下行過程中都存在,於是這個現象與長期經濟增長前景毫無關聯。
最後美國下滑的勞動數據,和關税帶來的通脹預期的提升,加劇了人們對美國經濟發生滯脹的擔憂,加上歐洲、日本均經歷了長期國債的拋售,受此影響美國國債遭拋售,利率曲線也可能變陡峭。
歸根結底,收益率曲線的斜率目前喪失了以往的信號意義。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它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衡量債券市場對貨幣政策執行信心的“核心晴雨表”——因此,未來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中那些看似指向經濟向好的信號,實則可能暗藏其他深層含義。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