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交易周來襲:PMI、小非農與央行決議交織下的全球市場前瞻
2025-10-31 17:55:20
市場需在數據信號與政策預期中捕捉機遇、規避風險——每一項數據與事件均可能牽動股市、匯市、商品市場的短期走勢,投資者需提前梳理邏輯,做好應對。

週一(11月3日)多國製造業PMI齊發,估值先行指標登場
週一將迎來全球製造業PMI“集中檢閲”,數據對各國股市估值的指引作用尤為關鍵。
首先,馬來西亞10月製造業PMI與中國10月SPGI製造業PMI率先發布——其中中國SPGI製造業PMI前身為財新PMI,核心聚焦中小型民營企業,更貼近市場微觀活力,而此前中國官方製造業PMI錄得49.0%,低於49.6%的市場預期。
隨後,法國、德國、歐元區、英國、巴西、美國、墨西哥陸續公佈本國製造業PMI。作為股市估值中樞的先行指標,PMI表現將直接影響各國股市走向。
週二(11月4日)澳洲聯儲決議領銜,澳加經濟信號同步釋放
週二市場焦點集中在澳洲與北美經濟體。
早間,澳大利亞先公佈當週ANZ消費者信心指數,隨後澳洲聯儲將公佈利率決議——當前市場普遍預計其將繼續維持3.6%的基準利率不變,核心原因在於澳大利亞三季度CPI表現遠超市場預期。
同日,加拿大公佈貿易帳數據:作為加拿大最大出口對象,美國需求直接影響加拿大貿易表現,因此該數據也被視為反映美國消費情況變動的“間接信號”
晚間,美聯儲官員戴利將發表講話,加拿大央行行長也將同步發聲。
週三(11月5日)服務業PMI映民生,小非農成勞動力市場關鍵錨
週三數據與商品、就業市場緊密掛鈎。美國API、EIA原油庫存數據例行發佈,將直接影響國際油價走勢,需關注庫存增減是否反映全球原油供需格局變化。
多國服務業PMI輪流亮相:中國、英國、巴西、美國先後公佈本國服務業PMI。與側重生產端的製造業PMI不同,服務業PMI直接反映老百姓的消費體驗和生活成本,更貼近民生。
值得重點關注的是,美國ADP公司當天將發佈10月ADP就業人數變動(萬),即市場熟知的“小非農”數據。
在非農數據暫未明確發佈的背景下,此次ADP數據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同時,ADP機構將從此次開始發佈周度數據(每週二公佈ADP周預估數據),這一調整將為市場提供更靈敏的美國勞動力市場觀測手段。
週四(11月6日)貿易帳與工業數據指路,英國央行決議
週四數據聚焦“全球經濟景氣”與“歐洲貨幣政策預期”。早間,澳大利亞公佈9月貿易帳:作為典型的商品出口屬性國家,澳大利亞貿易帳通常是全球經濟景氣的先行指標。
隨後,歐元區公佈零售銷售同比與環比數據,德國同步公佈年化工業產出數據:這兩項數據均為歐洲央行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指標。
晚間,英國央行公佈利率決議:當前市場預計其將繼續維持4.0%的基準利率不變,但由於英國9月CPI上漲幅度低於預期,高盛認為英國央行會降息25個基點。
週五(11月7日)貿易數據收官,五位FOMC票委定調美聯儲政策
週五以核心貿易數據與美聯儲政策指引收尾。
早間,中國公佈10月貿易帳——該數據是中國出口企業盈利狀況的有效先行指標,隨後,德國、法國也公佈本國出口數據,反映歐元區核心國對外需的依賴度變化。
午後,美國密大公佈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數據將反映美國民眾對經濟前景的預期,進而影響市場對美國消費的判斷。
週五的重頭戲集中在晚間:五位美國FOMC票委將集體發表講話,其對通脹走勢、勞動力市場及12月乃至今後利率決議的表態,將為市場提供關鍵政策指引,直接影響美元指數、黃金的短期趨勢。
風險提示:數據背離、政策轉向與地緣變量需重點警惕
除核心數據與央行事件外,下週市場需警惕三大潛在風險,避免因預期外變動導致交易受損。
數據背離與超預期風險:多國製造業與服務業PMI可能出現“分化”,或ADP就業數據與後續勞動力市場信號(如初請失業金人數)大幅背離,這種矛盾信號可能引發市場預期反覆,導致股市、匯市短線劇烈波動;
澳洲聯儲雖預計維持利率,但三季度CPI超預期或使其釋放“鷹派維穩”信號,意外提及加息可能;英國央行若因CPI低於預期,在決議中暗示更早降息,可能引發英鎊跳水;美聯儲五位票委講話若出現“鷹鴿分歧”,將加劇市場對12月決議的困惑,進而擾動美元與黃金走勢。
地緣與流動性變量:俄烏衝突、巴以衝突若出現升級,或引發避險情緒升温,推動黃金、美元等避險資產走強,壓制全球風險資產;同時,EIA原油庫存若出現超預期增減,可能引發國際油價單日波動。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