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測試:棕櫚油4115林吉特關口,何時等來需求援軍?
2025-11-03 18:37:17

外部市場拖累與內部供應壓力並存
當日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約下跌0.52%,棕櫚油合約跌幅達1.55%,對馬盤形成明顯拖累。雪蘭莪經紀機構Pelindung Bestari總監Paramalingam Supramaniam指出:“期貨價格受到連盤市場疲軟的拖累,同時產量增長持續施壓。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良好的需求創造,這將最終推動11月和12月的出口改善。”這一觀點準確揭示了當前市場的矛盾點:短期供應壓力與中期需求潛力的博弈。
基本面多空因素交織
船運調查機構數據顯示,10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呈現温和增長。AmSpec Agri Malaysia統計出口量環比上升4.3%,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數據則顯示增長5.2%。這種漸進式復甦雖未形成強勁拉動,但為市場提供了底部支撐。與此同時,印尼統計局公佈1-9月粗棕櫚油及精煉產品出口總量達1758萬噸,同比增幅11.62%,顯示主要生產國的出口動能依然穩健。
原油市場的變化值得關注。OPEC+決定在明年第一季度維持現有產量政策,緩解了供應過剩擔憂,推動國際油價走高。原油走強增強了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吸引力,這一傳導機制將在中長期維度發揮作用。此外,林吉特兑美元匯率當日貶值0.31%,客觀上提升了棕櫚油對外匯持有者的購買力。
機構觀點與市場展望
當前市場正處於傳統產量高峯期與需求復甦期的角力中。Pelindung Bestari的Paramalingam Supramaniam強調的需求創造邏輯值得重視,年末節日備貨週期通常會在11月後逐步顯現,這可能成為扭轉當前疲軟態勢的關鍵變量。不過,短期內連盤油脂的走勢仍將顯著影響市場情緒,特別是中國這個主要進口地區的採購節奏變化。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植物油市場的格局正在重塑。美國大豆期貨在10月份創下近五年最大月度漲幅,觸及15個月高點,這主要源於對中國採購預期的升温。大豆油的強勢若能延續,將通過比價效應為棕櫚油提供間接支撐。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油脂品種間的價差關係變化具有滯後性,其傳導效果需要時間驗證。
總體而言,當前棕櫚油市場正處於多空因素激烈博弈的階段。產量增長與外部市場疲軟構成短期壓力,而需求復甦預期、生物柴油概念及貨幣因素則提供潛在支撐。專業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產地庫存變化與主要進口國的採購動態,這些才是打破當前平衡的關鍵砝碼。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