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前夜!油價詭異平衡背後,世行報告揭露2026年“供需鴻溝”
2025-11-05 15:46:13
週三亞洲股市開盤下挫,背後原因是受到空頭機構公開自己做空英偉達等股票頭寸,市場擔憂股票估值已處高位,尤其是與人工智能相關的企業。
避險情緒推動美元相對於其他主要貨幣走強,美元走強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對其他貨幣持有者而言成本上升,這可能會對需求構成影響。

本文結合近期油價情況,基於世界銀行發佈的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收集了報告中對油價相關的內容。
2025年油價整體走勢與近期波動
美國宣佈對俄羅斯石油公司實施新限制後,月末油價上漲5%,10月29日布倫特原油收盤價約為每桶65美元。
2025年全年,受持續的貿易政策緊張局勢和對供應過剩的擔憂影響,油價整體下跌,但地緣政治事件偶會引發油價短期上漲。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導致烏拉爾原油價格跌破每桶60美元——這是2025年2月起生效的價格上限——隨後9月又實施了更低的價格上限,即每桶47.6美元。
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持續疲軟,區域分化明顯
石油需求增長持續疲軟。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僅增加80萬桶/日(mb/d),同比增幅0.7%,這表明相較於2015-2019年的平均水平,需求增長仍處於疲軟狀態。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2025年全球石油年需求量將達1.038億桶/日,2026年將達1.045億桶/日。

(原油需求趨勢圖,橙色為發達國家,紅色為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
發達經濟體的石油消費量預計保持穩定,而中國因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加速普及,石油需求增長可能放緩。印度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其需求增長預計將由液化石油氣(LPG)、汽油、石腦油和柴油推動。
全球石油供應:新增產能驅動,區域增長有別
隨着新增產能投產,2025年和2026年石油供應預計將增加。2025年石油產量預計同比增長300萬桶/日(增幅2.9%),達到1.061億桶/日,2026年預計將進一步增至1.085億桶/日。
2025年,中東和北非、阿富汗及巴基斯坦(MNA地區)的石油供應增長預計將恢復,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LAC地區)將加速增長,而發達經濟體的供應增長則會放緩。2025年石油供應增量中,近一半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合作伙伴(OPEC+),這反映出該組織提高了產量目標。

(原油供應量趨勢圖,25、26年整體供應在提速)
供需失衡:產量激增疊加需求疲軟,全球石油供過於求顯現
產量激增與消費增長疲軟的疊加,正導致全球石油供過於求。2025年第三季度,隱含石油過剩量(供應減去需求)預計為270萬桶/日,部分原因是OPEC+自4月以來多次上調產量目標。
儘管2025年觀察到的庫存增長僅反映了約一半的隱含過剩量,但近期市場動態越來越多地表明全球石油供應過剩正在顯現:中東地區近期有多艘原油貨船滯銷,與此同時,海上油輪載油量也出現激增。按年度計算,國際能源署(IEA)預計2025年石油過剩量為230萬桶/日,2026年將增至400萬桶/日,比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的過剩量高出160萬桶/日。

(原油過剩柱狀圖,2026年原油過剩風險顯著提高)
石油價格預測與風險:整體偏向下行,存在雙向可能性
石油價格預測的風險偏向下行。布倫特原油價格預計2025年平均為每桶68美元,2026年降至每桶60美元,隨後隨着市場狀況企穩,將回升至每桶65美元。
最主要的下行風險包括OPEC+可能進一步上調產量目標,其他下行風險還包括貿易緊張局勢重啓以及政策不確定性加劇。
從上行風險來看,若石油市場比預期更緊張,油價可能會超過基準預測。
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包括:非經合組織(OECD)主要消費國的需求強於預期,以及受OPEC+限制或美國產量下降影響,供應增長受限。此外,中東或烏克蘭等地區的衝突升級,以及額外限制(包括美國近期對俄羅斯石油公司採取的措施)對市場的影響,也可能推動油價高於當前預測。

(不同機構的油價預測圖)
技術分析:
美原油12月期貨合約目前維持在箱體上半區域呈現震盪走勢,壓力位在61.30支撐位在59.40和58.48附近。
MACD,RSI目前顯示空方力量轉弱,但兩個指標依舊維持在榮枯線之下,油價如果能繼續維持震盪,等待均線走平,有望向上箱體發起突破,但目前依然是空頭走勢。

(美原油12月期貨合約日線圖,來源:易匯通)
北京時間15:40,美原油12月期貨合約現報60.52美元/桶。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提供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某些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其他需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